2025年3月10日,盐边县渔门镇鱤鱼村岔河组正在进行一项乡村道路工程。然而,在施工过程中,工程管理存在诸多疏漏。施工现场未按规定张贴公告,也没有设置任何与工程有关的标识、警戒线和安全提示标牌。与此同时,工程施工时对于边坡上松动的落石问题未能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,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。

当天,我的丈夫带着我们的女儿和儿子经过该施工区域。当时他们行经的地方距离一块芒果地不到100米,但正因施工中使用的挖掘机械在作业过程中挖松了边坡上的石块,一块石头突然坠落,不幸击中了我两岁的儿子。事发当场,他因头部严重出血迅速昏迷,经过紧急拨打120急救中心后,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,但最终抢救无效,不幸离世。
事发之后,施工单位并未停止施工,他们依然继续进行工程作业,且没有对我们家属进行任何形式的慰问或解释。与此同时,相关部门也没有及时介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。直到3月11日傍晚,我拨打了盐边县渔门镇镇领导的电话,试图反映情况并寻求帮助,无奈电话最终被直接挂断。
3月12日,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48小时,事态进一步发展。得知我计划前往县级部门反映情况后,村领导主动打电话给我,询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。我们随后前往县里有关部门进行反映,但在协调过程中,相关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责任界定模糊,沟通效果不佳。
这段时间里,我和孩子的父母每天都在悲痛中度过,家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愤慨。面对鲜活生命的陨落,我们原本期待有关部门能出面调查事故、调解纠纷并依法追究责任,但现实却是各方冷漠推诿,没有一丝同情和责任感。工地上的不规范施工操作、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、相关部门之间监管不力,构成了这起悲剧背后的主要原因。

事故现场安全管理的严重疏忽直接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家庭悲剧。工程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对安全标准的忽视、对事后事故处理的不及时、以及对家属合理诉求的不予回应,都暴露出基层安全管理和行政监管方面的薄弱环节。虽然我并不希望将这篇说明简单归结为对某一部门或个人的指责,但事故的发生无疑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,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,防止类似悲剧再次上演。
期盼有关部门能够认真审视此次事件,从管理、施工到监管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调查,并对责任方做出明确的问责。更希望通过这次惨痛的教训,能够促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定,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。虽然一个生命的消逝无法挽回,但正义和责任的追究将为今后防范类似事件提供警示,确保类似安全隐患不再发生。
总之,这起事故不仅是家庭的悲剧,也反映出当前部分基层施工管理和政府监管的漏洞。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,能够促使相关部门尽快查明事故原因,依法追责,并从制度上完善安全生产和监管机制,真正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。人的良知和社会正义不应因冷漠和推诿而被淹没,只有切实强化责任落实,才能真正避免惨剧重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