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统计和谷歌广告

强化金融赋能保障,夯实经营赋能基础,平安普惠双向促进小微增强韧性

       日前,2023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暨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学术峰会落下帷幕,峰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,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(CAFI)承办,聚焦“乡村金融”主题,围绕“经济新增长发力新动能;小微金融健康、增强小微企业韧性;构建多层次普惠金融生态”等展开探讨。

 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(下简称“研究院”)受邀参与“金融如何助力小微企业增强韧性”环节。研究院认为,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供给依然存在结构性的不均衡。普惠金融除了信贷供给,还应包括保险、支付、投资等更宽广的领域,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应共同建立起一个多层次、全方位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。

  “金融+经营”一体两面,双向促进小微韧性发展

  今年是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十年的重要节点。近年来,普惠金融迎来蓬勃发展,小微信贷规模持续扩张,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,市场各方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普惠金融的认识。

  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参与者,在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看来,金融机构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,而是要尽可能为小微企业在经营健康方面赋能,从而实现和小微企业一起成长。

  根据研究院此前对2,072个小微企业的调研显示,小微盈利能力整体偏弱,资金储备状况处于紧平衡状态,多数仅能应对短期周转,且低成本银行信贷覆盖率不足。

  因此,对于小微企业而言,经营健康是生存的基础,包括融资需求在内的金融健康则是持续经营发展的保障。当稳定的盈利能力与强大的财务韧性、更充足的资金储备形成铁三角时,小微企业才能形成健康发展的生态。

  “小微企业的金融赋能和经营赋能是一体两面、双向促进的。”研究院副院长程瑞进一步表示,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时,第一,主业一定要做精做专,满足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适当性,提升其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,实现金融赋能;第二,通过线上线下的资源禀赋,挖掘客户经营需求,提供咨询顾问、商机撮合、资源嫁接等增值服务,实现经营赋能,最终帮助小微企业提升自我生血、造血的能力。

 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调研发现,2/3小微企业接受过咨询顾问提供的经营支持,且多数客户对经营支持表示认可。

  “在线下咨询顾问的多样化生意支持下,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主解决了贷款难、贷款贵等生存难题的同时,不断拓宽经营思路,提升经营韧性,更好地实现了健康持续发展。”程瑞指出。线上方面,平安普惠则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线上经营资源。所推出的“陆店通”服务平台,借助数字化运营能力和丰富的内外部资源,为小微企业提供客户营销、商机拓展、社交、代运营等增值服务,以数字科技赋能小微企业经营转型升级。

  除数字工具外,平安普惠亦持续创新营销模式,帮助小微企业线上引流,并针对小微企业获客痛点,创新开放式短视频营销活动新模式,将有效助力小微企业实现线上口碑破圈,带动线下更多客流。”

  夯实经营赋能基础,强化金融赋能保障

  “金融支持+经营赋能”两手抓,既是增强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的 “妙招”,也是普惠金融行业发展的高阶形态。

 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,经营健康是生存的基础。金融健康是持续经营发展的保障,稳定的盈利能力与强大的财务韧性、更充足的资金储备方可形成正向循环。

 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认为,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过程中,要帮助小微企业了解购买合适的金融产品。与此同时,也帮助小微学习如何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提升自己的财务韧性、融资条件、应对风险的能力。

  也就是说,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需遵循可得性与适当性。

  可得性指的是金融机构要满足小微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。适当性则需要更多关注,比如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、定价是否是企业可承担的,贷款额度是否符合客户需求且没有带来额外的衍生风险,以及还款周期的安排、获客渠道、贷后管理等,都应考虑是否符合小微企业的经营习惯和金融习惯。

  作为我国头部小微融资服务机构,平安普惠多年来致力于为小微提供“经营+金融”双重赋能。在金融赋能过程中,积极践行消保责任,完善顶层设计、强化基层建设、落地消保实践,全方位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;同时促进小微金融健康发展、推动多层次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构建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